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提醒您:守护钱袋子,防范“退保理财”骗局
近年来,退保理财以“退保理财”为名的泰康金融诈骗频发,不法分子通过冒充保险公司客服、人寿伪造文件等手段诱导消费者退保并购买虚假理财产品,安徽导致资金损失。分公范骗本文通过案例解析骗局手法,司提提示消费者正确认识保险功能,醒守警惕高息诱惑,护钱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。袋防
一、退保理财案例介绍:假退保,泰康真诈骗
2024年8月,人寿甲市居民A某接到自称“保险公司客服”的安徽电话,对方以“退保减损”为由,分公范骗诱导其退保已购买的司提重疾险,并推荐一款“年化收益12%、保本保息”的理财产品。A某轻信后,支付5000元手续费并下载仿冒银行APP投资,最终APP关闭、资金无法提现,损失惨重。
二、案例分析:认清本质,拒绝误导
1.冒充身份:不法分子非法获取投保人信息,伪造保险公司工牌、合同等文件,通过电话、短信实施精准诈骗;
2.虚假承诺:以“高收益”“内部渠道”为噱头,利用消费者对保险条款不熟悉进行误导;
3.信息盗用:诱导消费者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等敏感信息,冒用身份恶意投诉保险公司或实施二次诈骗。
三、温馨提示
“退保理财”骗局利用消费者对保险功能的误解和高息诱惑实施诈骗,严重损害金融秩序和消费者权益。消费者应提高警惕,理性看待保险与理财的关系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1.核实资质
通过保险公司官网、客服热线或营业网点查询产品真实性,不轻信“内部名额”“特殊关系”等话术;
2.理性看待收益
正规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均需明示风险等级,避免被“稳赚不赔”等承诺误导;
3.保护个人信息
不随意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等敏感信息,谨慎下载陌生APP或点击不明链接;
4.善用犹豫期权益
投保后10-15天犹豫期内可无条件退保,全额退还保费。
- ·前三季度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超572万人次
- ·上海明确!这些商品和服务不得直播营销
- ·云南省12315热线上半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600万元
- ·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安排部署全省开展包装饮用水质量安全提升行动
- ·厦门上半年外贸出口增长7.9%
- ·内蒙古市场监管局:维护“外卖小哥”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
- ·湖南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和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
- ·延长!扩大!上海食品安全“守、查、保”专项行动覆盖全域全年
- ·塔牌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0%
- ·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:注意端午节、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
- ·内蒙古曝光8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
- ·4433!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打出基层建设“组合拳”
- ·事关暑期校外培训!市教育局倡议:依法依规办学,共筑教育良好生态
- ·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食品生产安全风险排查防控工作
- ·严查!涉及未成年!江西公布十起案例
- ·重磅!“江西绿色生态”国际认证联盟成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