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市参与制定的《粟》新国标6月1日正式实施
从6月1日起,张家正式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发布的口市《粟》国家标准(GB/T 8232-2024)(以下称为新国标)将正式实施,替代使用了17年之久的参制原国标。我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作为新国标的粟新实施主要起草单位之一,参与了标准修订工作。国标这是月日该中心继参与《莜麦》《莜麦粉》国家标准修订后,参与制定的张家正式第三部国家标准,标志着我市在国内粮食标准化建设中的口市技术引领作用更加凸显。
粟是参制中国传统粮食作物,去皮后的粟新实施小米富含营养,被誉为“五谷之首”。国标现行《粟》国家标准发布于2008年,月日距今已17年之久,张家正式随着检测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升级,口市原国标的参制部分指标已无法适应产业发展需求。此次修订历时三年,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联合陕西省粮食质量安全中心等单位,通过全国范围采样验证、技术研讨和行业意见征集,对标准框架和关键指标进行全面优化,旨在达到通过标准引领,地方特色作物得以对接全国市场,助力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的目的。目前,我市已形成以“张杂谷”系列为代表的优质小米产业链,年加工能力超10万吨,带动数万户农民增产增效。
修订后的新国标在统一术语定义、更新检测方法、强化质量分级等三大方面进行修订,不仅细化了分类,提升检验一致性,还采用最新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》(GB 5009.3-2016)作为判定依据,更加合理,同时还增设新条款,兼顾普适性与区域特色。《粟》新国标的实施,也正逢《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(2024—2035年)》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。该计划明确提出“健全全谷物标准体系”“加强全谷物质量管理”等任务,新修订的《粟》《莜麦》等标准,正是落实全谷物行动的重要技术抓手。
“标准化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。”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张家口等地方技术机构的深度参与,不仅提升了国标的适用性,也为全国粮食节约、营养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未来,随着更多全谷物标准出台,中国粮仓将加速向“绿色、优质、健康”转型,守护百姓“舌尖上的安全”与“营养上的均衡”。
(记者 臧波 通讯员 樊东岳)
- ·福建首个 晋江入围“书香城市(区县级)”名单
- ·湖南省市场监管系统查办违法案件5.35万件
- ·《长三角地区认证行业发展白皮书》首次发布
- ·湖南部署开展食品安全“守底线、查隐患、保安全”专项行动
- ·福建省2024年“村BA”决赛收官
- ·安徽开展食品安全“守底线、查隐患、保安全”专项行动
- ·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一批12个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指导性案例
- 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“铁拳”行动查办的典型案例
- ·闽西汉剧新编历史剧《王景弘》在龙岩首演
- ·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推出行政审批提质提速十项举措
- ·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“铁拳”行动典型案例(第四批)
- ·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一批12个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指导性案例
- ·福建省首批数据企业名单公布
- ·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一批12个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指导性案例
- ·青海省市场监管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 力促营商环境再优化
- ·暖心!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捐赠4715份食品抽检合格样品!
- ·投身基层实践 贡献青年力量!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师生来梅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
- ·吉林吹响“雷霆2022”系列执法行动号角
- ·长三角三省一市春节期间受理投诉举报26464件!这几类消费诉求较为集中
- ·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年度推进计划》的通知
- ·福建省首批数据企业名单公布
- ·针对这类“食品”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出消费提示和告诫
- ·江苏省市场监管科技与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
- ·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
- ·今天下午起梅州降水趋于减弱,需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防御
- ·一图读懂丨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、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